【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論類方 卷一 大青龍湯(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0 12: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論類方 卷一 大青龍湯(三)

 

大青龍湯(三)

 

此合麻黃、桂枝、越婢三方為一方而無芍藥。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碎如雞子大一塊)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此外治之法,論中無溫粉方。

 

《明理論》載白朮, 本、川芎、白芷各等分,入米粉和勻撲之。

 

無 本亦得。

 

後人用牡蠣,麻黃根、鉛粉、龍骨亦可。

 

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緊為陰脈,故汗不易出。

 

發熱惡寒,非惡風。

 

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邪深熱

 

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

 

惡風乃桂枝症,誤服此則汗不止,而有亡陽之象矣。

 

立此方即垂此戒,聖人之意深矣。

 

按此方合麻桂而用石膏,何以發汗,如是之烈?

 

蓋麻黃湯,麻黃用二兩,而此用六兩;越婢湯石膏用半斤,而此用雞子大一塊。

 

一劑之藥,除大棗,約共十六兩,以今秤計之,亦重三兩有餘,則發汗之重劑矣!

 

雖少加石膏,終不足以相制也。

 

少陰篇云: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

 

脈不沉緊,身有輕時,為無少陰外症;不厥利吐逆,為無少陰裡症,此邪氣俱在外也,故以大青龍發其汗。

 

按:此條必有誤,脈浮緩,邪輕易散;身不疼,外邪已退;乍有輕時,病未入陰,又別無少陰等症,此病之最輕者。

 

何必投以青龍險峻之劑?

 

此必另有主方,而誤以大青龍當之者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1%9E%E6%96%B9/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4 10:47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