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四 諸氣 方法615】
木香流氣飲
治諸氣痞塞不通,胸膈膨脹,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口苦咽乾,大小便不利。
藿香葉 木香(不見火) 濃朴(薑製) 青皮(去白) 香附(去毛,童便浸) 麥門冬(去心) 白芷(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陳皮(去白,一錢) 大腹皮(酒洗淨) 干木瓜 人參(去蘆) 蓬莪朮(煨) 丁香皮(不見火) 半夏(湯泡,各二分) 赤茯苓(去皮) 石菖蒲(各三分) 草果仁(五分) 紫蘇葉 檳榔 白朮 肉桂 木通(各六分) 沉香(七分半) 上細切,分作二服,每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服。
(丹溪活套)云:蒼天之氣貴乎清淨,若浩然充塞乎宇宙之間,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者,此一元之正氣也。
彼為云、為霧、為風雹、為雷霆鼓舞於天地之間者,皆山澤濕熱鬱蒸之氣也。
在人者亦猶是焉,其清純之元氣,與血並行,循環無端,未嘗有盈虧也。
彼沖出橫行於臟腑之間,而為痛、為痞滿、為積聚等證者,亦猶天地間云雷之鼓舞,因濕熱鬱蒸而發者也。
濕熱鬱蒸之久在天地,則為霖雨雹雪等物;在人身者,為積聚、為 癖、為痰氣痞滿之類。
治之之法,在胸臆之間而為痞滿刺痛伏梁等證者,二陳東加枳實、黃連、桔梗、栝蔞仁、木香之類。
在下焦而為奔豚七疝等證者,本方加桃仁、山楂、梔子、枳核、茴香、川楝、荔核之類。
在兩脅攻築作痛者,本方加青皮、柴胡、芍藥、草龍膽之類。
在中焦而為痞滿脹急者,本方加木香、濃朴、檳榔、枳殼,或用平胃散以平其敦阜之氣。
惟婦人胎前產後一切氣疾作楚者,俱用四物湯為主治,加疏通行氣之藥。
此治氣之大法也,學人宜細詳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86%AB%E5%AD%B8%E6%AD%A3%E5%82%B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