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一 中風 方法4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1 21:2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一 中風 方法49

 

 

大秦艽湯 (機要) 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知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自榮,此方主之。
 

秦艽 甘草 川芎 川歸 白芍藥 石膏 獨活 白茯苓(各一錢) 羌活 防風 黃芩 白朮 生地黃 熱地黃白芷(各五分) 細辛(二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溫服無時。
 

如遇天陰,加生薑三片同煎。
 

如心下痞滿,加枳實一錢同煎服。
 

愚按:此方用歸、芎、芍藥、生熟地黃,以補血養筋,甚得體。
 

既曰外無六經之形證,但當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關節。
 

其防風、獨活、細辛、白芷、石膏等藥,恐太燥而耗血。
 

雖用此,川芎止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瀝、薑汁同劑最好,達者詳之。
 

三化湯 (機要) 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此藥利之。
 

濃朴 大黃 枳實 羌活(各等分) 上細切,每服三兩重,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
 

羌活愈風湯 (機要,並加減法。)
 

 療腎肝虛,筋骨弱,語言蹇澀,精神昏憒。
 

此藥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無偏勝。
 

治中風內外無邪,服此藥以行中道。
 

羌活 甘草 防風 蔓荊子 川芎 細辛 枳殼 熟地黃 人參 麻黃 薄荷 甘菊花 當歸 知母 黃 地骨皮獨活 白芷 杜仲 枸杞子 秦艽 柴胡 半夏 紫濃朴 前胡 防己(各三分) 黃芩 白茯苓 芍藥(各四分半) 蒼朮 生地黃(各六分) 桂枝(一分半) 石膏(六分) 天陰雨,加生薑三片。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空心一服,咽下二丹丹。
 

臨臥一服,咽下四白丹。
 

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假令一氣之微汗,本方藥一劑,加麻黃一錢,生薑五片,空心服,以熱羹粥投之,得微汗則佳。
 

如一旬之通利,本方藥一劑,加大黃三錢,如前煎,臨臥服,得利為度。
 

如望春大寒之後,加半夏三分,人參三分,柴胡三分,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
 

望夏之月,加石膏三分,黃芩三分,知母三分,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
 

季夏之月,加防己三分,白朮三分,茯苓三分,謂勝脾土之濕也。
 

初秋大暑之後,加濃朴三分,藿香三分,桂一分半,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
 

霜降之後望冬之月,加附子一分半,桂一分半,當歸三分,謂勝少陰之氣也。
 

此雖立四時加減之法,更宜臨證審察虛實寒熱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可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23:03 , Processed in 0.2031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