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商業學校】 在嘉義商業學校出現前,嘉義地區的中等學校有嘉義中學校(今嘉義高中)、嘉義高等女學校(今嘉義女中)、嘉義農林學校(今嘉義大學)三所,屬於商工實業教育的,也只有栽培初級技術人材的簡易商工學校(今華南高商)。
對嘉義民眾而言,工商業發達的嘉義地區沒有一所提供子弟完整工商教育的學校,實在相當可惜。
因此地方士紳在昭和11(1936)年,向上級提出設置商業學校的申請,也希望藉此減輕嘉義子弟的升學壓力。
隔年,嘉義士紳們又以嘉義農校轉移校地為契機,發動商業校設置運動。
直到昭和13(1938)年,台灣總督府為配合軍方掌控東南亞經濟,以「栽培中國、南洋與本島優秀商業人才」為目的,補助台南州經費,成立了台南州立嘉義商業學校,也就是今日的嘉義高商。
嘉商的出現不僅肩負著嘉義市民對教育的期待,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對外擴張下的教育主張。
一所學校的設立,都需經過慎重考量,班級、人數都有硬性規定。
一般而言,設校前多先興建教職員宿舍,使職員們能籌劃開學,其次建教室、辦公室、禮堂等,最後才是採購圖書、建學生宿舍、飯廳,然後正式開校。
可是因應地方需求,配合政府南進,而設置的嘉商,卻沒有經過完整規劃。
昭和13年4月1日嘉義商業學校奉總督府令成立,並以井芹善藏為首任校長,4月12日進行新生考試,20日開學,一切都在倉促中進行,使得開學之初的許多設備有不敷使用之虞。
以校地使用為例,嘉商校地在嘉義市中山路七號,這裡原為台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所在,1938年農林學校新校舍落成,舊校舍讓與嘉商使用。
由於校舍老舊,總督府特撥經費協助修繕,整修、重建部分校舍,形成邊施工,邊上課的校園生活。
宿舍部份也只有舍監室與寢室三間,為嘉商學生專用,其餘如食堂、廚房、浴室、洗衣間、保健室、理髮室等,都和嘉農學生共用,反映出早期嘉商在刻苦中成長的狀況。
經過半年整理後,嘉商的各項硬體建設陸續完工,校園規模才儼然粗備。
10月嘉農完成遷校工作,11月嘉商在台南州川村知事的帶領下,才舉行開校儀式。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與學校規模的擴大,嘉商又面臨校地不敷使用的問題,另一方面校舍狹隘、建物腐朽的問題越形嚴重,因此昭和16(1941)年地方代表們親至台南州政府請願,希望擴張校地、充實教室。
好景不常,嘉商可說是「成也戰爭,敗也戰爭」,昭和18(1943)年因應戰爭需求,日本政府將男子商業學校轉變為農業、工業或女子商業學校,一律整頓並縮小規模。
對日本政府來說,商業人員比較容易訓練,而且可以短期訓練成功,不需要設立許多商業學校,另一方面經費困難,只能集中財力辦理比較符合戰爭需求的農工類實業學校。
1944年總督府進行決戰下的教育整編,將嘉義商業學校改為嘉義工業學校,設置工業化學科和建築科,以增加戰力與生產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嘉商被併入嘉義工業學校中,並自該年停止招生。
至此嘉商已處於廢校,直到光復後方才復校。
日治時代嘉商的入學考試、課程內容最能展現殖民地教育的特色。
在入學考試中,日籍學生的錄取率常高達八成,與台人子弟不到一成上下的錄取率相較,台人競爭顯得格外激烈,差別待遇明顯存在。
課程內容的部份則與日本的南進政策有相當大的關聯,修習馬來語、英語與中國語就是要將嘉商生派遣至南洋、菲律賓與中國各地服務。
當時嘉商師生在國家主義的教育之下,皇民化與精神教育一直是重點。
學生除了接受嚴格的日常生活管教與道德灌輸,師生間與學長學弟間也都有嚴格的上下之分。
戰爭時期也嚴重影響學校生活,進入嘉商就讀的學生,受到戰局的影響,必須配合政治的宣導與軍事的需要,在學業課程外,安排不少特殊活動,如體育慶祝會、軍事與體能訓練、市區遊行活動,歡送出征軍人,或定期到神社參拜與社會勞動等。
現今的嘉商歷經各任校長的辛苦經營,才有今日的規模與校譽。
歷屆畢業的校友們在社會各階層裡,認真工作,有優異表現,例如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語言學教授丁邦新、大法官翁岳生、將軍施清江、中正大學教授江義雄等。
嘉商培養出的會計師、銀行界經理、工商業領袖更對台灣經濟做出不少貢獻。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