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濟公】 佛教臨濟宗著名禪師,神明中出身僧侶之一例。
俗名李修元(一名李心遠),法名道濟,字湖隱,號方圓叟,世稱濟顛。
南宋浙江天台人。
曾問道於祇園寺道清長老、觀音寺道淨長老;
後投虎丘山瞎堂慧遠門下,嗣其法,為臨濟楊歧派下。
游於西湖靈隱一帶,依淨慈寺。
1209年(宋嘉定2年)留偈一首而坐逝:「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天青水碧。」
葬於虎跑塔中。
有《濟顛道濟禪師語錄》傳世,為明代沈孟柈敘述,今收錄於《卍續藏》第121冊。
明、清以來亦有《濟公傳》、《醉菩提》等章回小說流傳於世。
濟公性格疏狂潔介,平日破褲袒腹,一有供養即赴酒家,對老病僧盡力相助。
南宋開始有濟公是降龍羅漢下凡的說法,晚他幾年的天童如淨所寫〈濟顛詩讚〉:「天台山裡五百牛,跳出顛狂者一頭,賽盡煙花瞞盡眼,尾巴狼藉轉風流。」
正是證明佛教禪者將濟公視為羅漢應化之流。
百姓對濟公的認知則是一身破衲衣、破草鞋,吃肉喝酒的瘋顛和尚。
又因他寓神通於顛狂,悲心扶危濟困,懲治貪官污吏,所以世人尊稱為「濟公活佛」。
臺灣濟公信仰起源於1881年(光緒7年),中法戰爭(1883-1885年)前由援臺淮軍奉靈來臺開始,真正流行則在1956年後,主要以降乩、扶鸞的方式,成為臺灣的一大信仰。
信仰發展約有四個面向:靈修救世之濟公廟宇、修行天道之民間教派如一貫道、扶鸞降訓之團體如慈惠堂與儒宗神教、淑俗濟世於民間廟宇。
民間信仰遶境進香活動也常有濟公乩童或神偶的參與。
每年農曆2月2日濟公活佛聖誕及農曆10月3日成道紀念日,主祀廟宇均有祭祀、進香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