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開墾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2:1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6:37 編輯

史學●開墾令

 

鄭成功為開國立業所頒布的開墾土地之令。

 

鄭氏時期漢人草萊初闢,所開墾或耕種之田園,分為四類:一為營盤田(即屯田),二為文武官田,三為官田,四為鄭氏私有田。

 

屯田係襲自明朝「衛所制」,即以衛所田自給,除邊兵外不須朝廷撥餉以養兵。

 

鄭成功承襲其制,以屯駐之兵,平日耕地以自給,有事執戈以征戰,所開闢的土地,又稱屯田。

 

文武官田為文武官員私墾之土地,所得歸私人所有,部分支應衙署費用。

 

官田為接收荷蘭時期之王田,交由士民耕種,官府收稅以支應國用。

 

鄭氏私有田為鄭芝龍時期以「三金一牛」招佃所開墾之土地收入,全歸鄭氏所有,官府不得抽稅,即入清以後之「外九莊」。

 

1659年(永曆13年)鄭成功南京之敗,糧餉喪失殆盡,東征臺灣時乏糧,由暹羅等地進口食糧,因南風未起,船運未能接濟。

 

雖以重金購買民糧,所得亦有限,而清朝又頒遷界令,實施海禁政策,無法自閩粵沿海獲得食糧。

 

因之,1661年5月攻下普羅民遮城(Proventia),派兵圍困熱蘭遮城(Zeelandia)後,即以臺灣原為鄭家土地,暫借荷蘭人,現在需要此島,故來索取,並非來征戰之理由,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與天興、萬年二縣。

 

6月14日,鄭成功以「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為由,令文武各官創建田宅,以遺子孫,下開墾令八條:(一)承天府安平鎮,本藩暫建都於此,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家眷暫住於此。

 

隨人多少圈地,永為世業,以佃以漁及經商取一時之利,但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

 

(二)各處地方,或田或地,文武各官隨意選擇創置莊屋,盡其力量,永為世業,但不許紛爭及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

 

(三)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設立衙門,亦准圈地創置莊屋,永為世業,但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

 

(四)文武各官圈地之處,所有山林及陂池,具圖來獻,本藩薄定賦稅,便屬其人掌管,須自照管愛惜,不可斧斤不時,竭澤而漁,庶後來永享無疆之利。

 

(五)各鎮及大小將領官兵派撥汛地,准就彼處擇地起蓋房屋,開闢田地,盡其力量,永為世業,以佃以漁及經商,但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

 

(六)各鎮及大小將領派撥汛地,其處有山林陂池,具啟報聞,本藩即行給賞,須自照管愛惜,不可斧斤不時,竭擇而漁,使後來永享無疆之利。

 

(七)沿海各澳,除現在有網位、罟位,本藩委官徵稅外,其餘分與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前去照管,不許混取,候定賦稅。

 

(八)文武各官開墾田地,必先赴本藩報明畝數而後開墾。

 

至於百姓必開畝數報明承天府,方准開墾。

 

如有先墾而後報,及少報而墾多者,察出定將田地沒官,仍行從重究處。

 

以上條款,第一至第四條,為規定文武官田之開墾與取得;

 

第五、六條針對營盤田之規定;

 

第七條為港澳之接管與徵稅;

 

第八條為開墾相關規定。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2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7:47 , Processed in 0.07030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