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圖】
揉摩畢,遂跌坐,以兩手大指押膝旁、四指拳曲分按兩膝上,兩足十趾亦稍鉤曲,將胸自左轉前,由右歸後,搖轉二十一次畢,又照前自右搖轉二十一次。
前法如搖身向左,即將胸肩搖出左膝前,向即搖伏膝上向右,即搖出右膝,向後即弓腰後撤,總不以搖轉滿足為妙,不可急搖,休使著力。
凡揉腹時,須凝神淨慮,於矮枕平席正身仰臥,齊足屈趾,輕揉緩動,將八圖挨次做完為一度,每逢做時,連做七度畢,遂起坐搖轉二十一次。
照此清晨睡醒時做為早課,午申做為午課,晚間臨睡時做為晚課。
日三課為常,倘遇有事,早晚兩課,必不可少。
初做時一課二度,三日後一課五度,再三日後,一課七度,無論男女皆宜,惟孕者忌之,切記切記。
全圖說全圖則理備,化生之微,更易見也。
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
陰陽一動一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合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如為情欲所牽,永違動靜。
過動傷陰,陽必偏勝;
過靜傷陽,陰必偏勝。
且陰傷陽無所成,陽亦傷也,陽傷而陰無所生,陰亦傷也。
既傷矣,生生變化之機已塞,非用法以導之,則生化之源無由啟也。
揉腹之法,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發其生機,神其變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消內生之百病。
補不足,瀉有餘,消長之道,妙應無窮,何須借燒丹藥,自有卻病延年之效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