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跖骨骨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6 07: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跖骨骨折

 

拼音

 

zhígǔgǔshé

 

英文參考

 

fractureofmetatarsalbone;metatarsalfracture

 

疾病分類骨與創傷科

 

疾病概述跖骨由五個長骨構成。

 

跖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

 

臨床常見,有跖骨干骨折,第5跖骨基底骨折,跖骨頸骨折疲勞骨折。

 

跖骨骨折是常見骨折,多因重物打擊足背、輾壓及足內翻扭傷引起。

 

骨折可分為橫斷型、斜面型及粉碎型。

 

由于跖骨相互支持,骨折段移位多不明顯,若為跖骨頸骨折,一旦有移位,則向一側傾斜。

 

骨折后足背腫脹明顯,皮下有瘀血斑,有局限性壓痛及骨擦音等。

 

疾病描述跖骨由五個長骨構成。

 

跖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

 

臨床常見,有跖骨干骨折,第5跖骨基底骨折,跖骨頸骨折疲勞骨折。

 

跖骨骨折是常見骨折,多因重物打擊足背、輾壓及足內翻扭傷引起。

 

骨折可分為橫斷型、斜面型及粉碎型。

 

由于跖骨相互支持,骨折段移位多不明顯,若為跖骨頸骨折,一旦有移位,則向一側傾斜。

 

骨折后足背腫脹明顯,皮下有瘀血斑,有局限性壓痛及骨擦音等。

 

癥狀體征休克、軟組織傷、出血、骨折。

 

疾病病因外傷或病理情況所致。

 

病理生理各種原因所致骨頭的破壞及斷裂。

 

診斷檢查診斷1.詢問傷情包括受傷原因、時間、地點、受傷時身體姿勢及何部先著地,如有創口或出血,還應詢問創口處理經過,是否用過止血帶及上止血帶時間。

 

2.全面體檢注意有無休克、軟組織傷、出血、檢查創口大小、形狀、深度及污染情況。

 

有無骨端外露,有無神經、血管、顱腦、內臟損傷及其他部位的骨折。

 

對嚴重傷員必須快速進行。

 

3.X線檢查除正、側位X線攝片外,尚應根據傷情拍攝特殊體位相,如開口位(上頸椎損傷)、動力性側位(頸椎)、軸位(舟狀骨、跟骨等)和切線位(髕骨)等。

 

復雜的骨盆骨折或疑有椎管內骨折者,尚應酌情行體層片或CT檢查。

 

受傷后足部疼痛,腫脹、皮下淤斑,足部短縮畸形,不能行走,檢查可發現骨折部局限性壓痛,有縱向扣擊痛,前足的正位、側位及斜位X線拍片可準確判斷骨折的部位,類型和移位情況。

 

治療方案第2-4跖骨基底骨折常有向下、向后移位,并可導致前足血循環障礙,傷后應緊急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若手法復位失敗,經跖骨頭下方打入髓內針,通過骨針端直到跗骨作內固定。

 

單純的第5跖骨基底骨折在足外翻位用繃帶固定或石膏固定4-6周后即可進行功能鍛煉。

 

無移位的單一跖骨干骨折不需特殊治療,休息3-4周即可下地活動,有移位的多個跖骨干骨折現實行手法復位,若不成功則行切開復位,經跖骨頭下方打入髓內針固定4-6周。

 

有移位的頸骨折先試行手法復位,成功后用石膏托固定,在石膏硬固之前,要仔細塑性,才能使骨折端固定良好。

 

若手法復位失敗,作切開復位,交叉鋼針內固定,4-6周后可拔除鋼針。

 

骨愈合牢固后負重行走。

 

預后及預防無特殊預防方式,盡量避免外傷。

 

特別提示如有傷口,應清潔傷口,防止感染。

 

適當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膠布固定包扎或石膏固定約3周,可防止過多骨痂形成。

 

以后可用足弓墊(橫弓及縱弓墊),分散重力,至癥狀消失。

 

愈合后無后患。

 

引用:http://big5.wiki8.com/zhiguguzhe_3763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22:02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