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五 喉病 論78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6 09:5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五 喉病 論783

 

喉病

 

 

《內經》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王注謂一陰即厥陰,肝與胞絡是也。

 

一陽即少陽,膽與三焦是也。

 

四經皆有相火存焉。

 

子和曰: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胞絡都無異。

 

東垣曰: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蓋元氣一虛,則相火隨起,而喉痹等暴病作矣。

 

夫喉之為會厭者,經謂之吸門是也。

 

以其司呼吸,主升降,為人身緊關之 門戶也。

 

若夫卒然腫痛,水漿不入,言語不通,死在須臾,誠可驚駭。

 

其會厭之兩傍腫者,俗謂之雙乳蛾,易治;會厭之一邊腫者,俗謂之單乳蛾,難治。

 

古方通謂之喉痹,皆相火之所沖逆耳。

 

經曰:一水不能勝二火。

 

又曰:一水不能勝五火。

 

甚言其真水之易虧,而相火之易動也。

 

如大怒則火起於肝,房勞則火起於腎,飲食失節則火起於脾胃之類。

 

是故知火者痰之本,痰者火之標,火性急速,故病發則暴悍。

 

治之之法,必先大涌其痰,或以鈹針刺其腫處,此急則治標之法也。

 

用藥者,必須以內經從治之法,而以桔梗、甘草、玄參、升麻、防風、羌活、荊芥、人參、白朮、茯苓之類,少加乾薑、附子等藥為向導,徐徐頻與,不可頓服,此為治之大法也。

 

切不可驟服寒涼之藥,非徒無益,而且促其死耳。

 

俗人未諳此理,而峻用芩、連、梔、柏之類而正治之,又甚者雜進以大寒草藥,頻與頓服,但覺腫勢稍退,語言略通,而醫者病者皆謂獲效而喜。

 

殊不知上熱未除,中寒復生,其毒瓦斯乘虛而入腹,漸而至於發喘不休,不可治矣,良可嘆哉!外有天行一種,名曰大頭病,俗呼捏頸瘟,其證甚為凶惡,染此者十死八、九,宜推運氣治之,治法亦不甚相遠也,東垣普濟消毒飲子甚妙,實為百發百中之劑,學人再宜詳究而擴充之,務活人於斯世也,幸甚。

 

引用: 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86%AB%E5%AD%B8%E6%AD%A3%E5%82%B3/7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22:48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