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3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2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1 20:48: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22

 

 

或問:飢甚方食,而食反不運化,多為嘔吐吞酸等證,何也?曰:飢而即食,渴而即飲,此造化自然之理也。
 

飢不得食,胃氣已損,脾氣已傷,而中氣大不足矣。
 

遇食大嚼,過飽益甚,是以大傷胃氣,輕則吞酸惡心,重則惡寒發熱,而為內傷等證者多矣。
 

又或負重遠行,辛苦飢甚,遇食太過,則四肢倦怠矣。
 

若又強力復行,適遇風雨外襲,遂成內傷挾外感之證,或為腫脹危篤之疾。
 

養生君子,切宜防微杜漸,戒之戒之!或問:針法有補瀉迎隨之理,固可以平虛實之證。
 

其灸法不問虛實寒熱,悉令灸之,其亦有補瀉之功乎?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其針刺雖有補瀉之法,予恐但有瀉而無補焉。
 

經謂瀉者迎而奪之,以針迎其經脈之來氣而出之,固可以瀉實矣;謂補者隨而濟之,以針隨其經脈之去氣而留之,未必能補虛也。
 

不然,內經何以曰,無刺 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
 

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若此等語,皆有瀉無補之謂也,學人不可不知。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0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