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玉器收藏玩古玉】 [打印本頁]

作者: 江南布衣    時間: 2012-6-22 10:57
標題: 【玉器收藏玩古玉】

玉器收藏玩古玉

 

收藏玉器不僅可增長見識,陶冶性情,還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在這裏,我們將為各位收藏愛好者介紹一些玉器收藏的心得和訣竅,即為“遠觀其形、近觀其質、細觀其工”。 

  

首先,“遠觀其形”是指仔細觀察古玉器的形態。

 

古玉器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僅具有老舊、古樸的包漿,而且又有鮮活神韻的外表。

 

而現代的仿品在形態上相似真品,卻缺少神韻。

 

這和現代人的心浮氣躁、缺乏耐心有一定關係。

 

收藏愛好者要多看一些權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為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出自文物部門或博物館,看真東西多,理論水準高。

 

當然,如果有條件,我們還可以到各地的博物館、省級文物商店去看看真品,也能提高鑒賞能力。

 

逛古玩市場,也是我們的必修課,在那兒我們可以掌握現代仿品的變化情況,瞭解贗品才能體會真品的可貴。 

  

“近觀其質”是針對古玉的玉質而言。

 

當你找到具有“神韻”的玉器後,可將它握在手中掂掂分量進行近距離觀察玉質。

 

因為大部分的古玉都是用和田玉做的(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用地方料較多),而和田玉的硬度為6至6.5,比一般玉石密度大,分量重,握在手中有下墜感。

 

通過近距離觀察,一些較透的和田玉有一片片雪花狀結晶體。

 

而市場上大部分玉器並非和田玉。

 

和田玉開採難加上礦產漸少,導致其價格非常高,而作偽者出於對成本和加工難度的考慮,往往用青海玉、京白玉或俄羅斯玉作假。

 

而這些玉要麼缺乏硬度,要麼就是缺少和田玉的溫潤感、油脂感。 

  

最後,“細觀其工”是指仔細觀察玉器的砣工。

 

古代玉器都是通過砣機加上解玉砂對玉進行碾琢。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點,如石家河文化的減地陽線、殷商的雙鉤擬陽線、西周的一面坡陰線、漢代的遊絲毛雕、唐宋的隱起紋及其繪畫性的線刻、明代的粗獷砣工及清乾隆時期均勻的裝飾性碾法都各具特色。

 

另外古玉表面線條的斷面大部分是V形或是半圓形的,而出現U形的多數為現代機器工。

 

還有就是看線條槽口兩側邊上是否有“爆刀發毛”現象,有的多數為現代機器工。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0Jty8DWCGR98yNtr9eY-/article?mid=218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