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及馬堡病毒出血熱】 [打印本頁]

作者: 吳華敏    時間: 2024-12-10 19:05
標題: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及馬堡病毒出血熱】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及馬堡病毒出血熱


為嚴重急性病毒性疾病,病症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斑點狀丘疹與特異出血現象。


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實驗室診斷發現淋巴球減少,嚴重血小板減少,轉氨酵素上升(AST>ALT)。


馬堡病毒出血熱在1967年的實驗室感染事件致死率(case-fatality rate)約為25%;在1998∼2000年剛果爆發疫情所造成的死亡率超過80%;2005年安哥拉爆發的疫情死亡率高達88%。


而伊波拉病毒感染致死率從50%至90%;但2004年於蘇丹發生之疫情其死亡率僅約25%。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病毒直徑約80 nm,790 nm長(馬堡病毒)或970 nm(伊波拉病毒),是線狀病毒科的成員。


呈長條形,構造奇特,有時呈分叉狀,有時捲曲,長度可達10 μm。


馬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之抗原性是有所不同,而來自薩伊、象牙海岸與蘇丹之不同伊波拉病毒株,其抗原與生物特性亦有所區隔。


第四種伊波拉病毒株:Ebola-Reston,可造成非人類之靈長類致死之出血性疾病,偶有零星的人類感染個案,但臨床上皆無症狀。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及馬堡病毒出血熱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 Marburg Haemorrhagic Fever|醫學辭典-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s://www.kingnet.com.tw/diagnose/single?dicId=921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