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病】
主要由家貓抓人或咬人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表現有發熱、抓傷部位皮膚感染和淋巴結腫大。
本病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數病人均在二、三個月內自愈。
貓抓病是一種亞急性,通常為自癒性的的細菌性疾病,病徵包括倦怠、肉芽腫性淋巴腺炎及發燒。
患者常因先前遭受貓抓、舔或咬傷,造成紅色丘疹病灶,通常於2週內侵犯淋巴結節,可能造成膿庖,約有50∼90%的個案於抓傷部位出現丘疹。
部份個案可能發生侵犯眼睛後的症候群(Parinaud oculoglandular syndrome)及神經併發症如腦部病變及眼神經炎。
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特別是HIV感染者,已證實可發生菌血症、紫斑狀肝及血管瘤症等症狀。
貓抓病與一些造成局部性淋巴腺病變的疾病,例如:兔熱病、布魯氏病、結核病、鼠疫或巴斯德氏症在臨床上容易混淆。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Bartonella henselae 貓抓病cat-scratch disease|醫學辭典-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s://www.kingnet.com.tw/diagnose/single?dicId=220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