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味專精】
藥味專精
至元庚辰六月,許伯威年五十四,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者見其熱甚,以涼藥下之,又食梨三、四枚,痛傷脾胃,四肢冷,時發昏憒。
予診其脈,動而中止,有時自還,乃結脈也。
心亦悸動,吃噫不絕,色變青黃,精神減少,目不欲開,倦臥,惡人語笑,以炙甘草湯治之。
成無己云:補可去弱。
人參、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
五臟痿弱,榮衛涸流,濕劑所以潤之。
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是也。
加以人參、桂枝,急扶正氣,生地黃減半,恐傷陽氣。
銼一、兩劑,服之不效。
予再候之,脈證相對,莫非藥有陳腐者,致不效乎?
再市藥之氣味濃者,煎服,其證減半,再服而安。
凡藥之昆蟲草木,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
失其地,則性味少異矣;失其時,則性味不全矣。
又況新陳之不同,精粗之不等,倘不擇而用之,其不效者,醫之過也。
《內經》曰:司歲備物。
氣味之精專也,修合之際,宜加謹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040&pid=254446&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