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總論】
卷上
溫病總論
溫病與傷寒迥不相同。傷寒必在冬月。溫病四時皆有。傷寒乃感嚴寒之氣。日傳一經。宜分六經施治。溫病乃感溫熱穢濁之氣。傳變不定。宜分上中下三焦。及邪之在氣在血以治之。以古書所列溫病而論。春初風木當令而病者為風溫。 春末夏初溫熱漸盛則為溫熱。夏令病暑熱盛於濕者。為暑溫。(暑溫即受暑也。
若過時而發。則為伏暑。)
長夏初秋濕盛於熱者。為濕溫冬令過暖。陽不潛藏。則為冬溫。穢厲傳染。家家如是。如徭役然。是為溫疫。穢濁太甚。諸溫夾毒。
則為溫毒。以上各證。名目甚繁。而究其治法。只須細審溫邪之兼濕與否。及濕溫二邪。孰多孰少。以為用藥之差別。
今以溫邪之不兼濕者。統歸風溫類。列為上卷。溫邪之兼濕者。統歸濕溫類。列為下卷。(葉氏溫熱論。薛氏溫熱贅言。皆以風濕對待立論。故仿之。)
而二卷之中。又各按三焦分為三篇。如此分門別類。庶可一目了然。惟上卷之風溫溫熱冬溫溫毒。治法並皆相同。(溫毒稍兼解毒)下卷之濕溫暑溫。則分濕多熱多。用藥稍有區別。(按濕熱合邪之證。凡熱多於濕者。皆可以暑溫法治之。濕多於熱者。皆可以濕溫法治之。不必拘定夏秋時令。亦有其人本體有濕。外感溫熱而病者。不拘四時。皆為濕溫。治法並同。古書分時論證。但言其大概耳。)
至溫疫乃一時厲氣流行。或兼濕。或不兼濕。
初無一定。須臨時察其如何見證按兩卷所列各條。依法施治。故於二卷中俱列其目。總之溫熱最易傷陰。無論挾濕挾燥。
均須刻刻防其傷陰為第一要義。最忌麻黃桂枝羌活獨活升麻柴胡等辛溫升散之藥。倘誤用之。重傷其陰。必致輕病變重。
重病變為不起。不可不慎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623&pid=260807&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