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癇】
(五癇)
神庭、療癲風不識人。羊鳴。(明見癲癇。)
百會、療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 多哭。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無心力。忘前失後。食無味。頭重。飲酒面赤鼻塞。
明下云、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羊癇吐舌。百會、治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即吐沫。心煩驚悸。(銅)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5950&pid=438912&fromuid=526
【風癇】
(五癇)
小兒風癇者。
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也。
灸鼻柱上發際宛中三壯。小兒豬癇病。如尸厥。吐沫。灸巨闕三壯。小兒雞癇。善驚反折。手掣自搖。
灸手少陰五壯。在掌後去腕半寸陷中。小兒羊癇。目瞪吐舌羊鳴。灸九椎下節間三壯。小兒牛癇。目直視腹脹。乃發。灸鳩尾三壯。小兒馬癇。
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灸仆參各三壯。馬癇。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項風府、臍中三壯。(千。燒馬蹄未服良。)
牛癇。目正直視腹脹。灸鳩尾骨及大椎。各三壯。(燒牛蹄末服良。)
羊癇。喜揚目吐舌。灸大椎上三壯。豬癇。喜吐沫。灸完骨兩旁各一寸。七壯。犬癇。手屈拳攣。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各一壯。
雞癇。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神庭、脊俞、療風癇。(見驚癇。)
前頂、治小兒驚癇風癇。(銅見癲癇。)
小兒發逆上。啼笑。面暗、色不變。是癇候。
或鼻口青時小驚。或目閉青時小驚。或身熱頭常汗出。或身熱吐 而喘。
或身熱目時直視。或臥惕惕而驚。手足振搖。
或臥夢笑。手足動搖。或意驚下而妄怒。或咽乳不利。
或目瞳子卒大黑於常。或喜欠、目上視。或身熱小便難。
或身熱目視不精。或吐痢不止。厥痛時起。或弄舌搖頭。諸候二十條。皆癇之初也。
見其候、便爪其陽脈所應灸。爪之皆重手。令兒驟啼。及足絕脈。亦依方與湯。直視瞳子動。腹滿轉鳴下血。身熱口噤不得乳。反張脊強。汗出發熱。為臥不悟。手足掣 。
喜驚。凡八條、癇之劇者也。
如有此、非復湯爪所能救。當時而灸之。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5950&pid=438915&fromuid=526
【風癇】
(五癇)
徐嗣伯曰、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足。胸上蓄熱實。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瞀。大人曰癲。小兒為癇。此方為治。萬無不愈。困急時但度灸穴。使大針針之。
無不瘥者。
初得針竟便灸最良。余業之以來三十余年。所救活者。
數千百人。病此而死。不逢嗣故也。
(續命湯主眩發頓悶無知。口沫出。四體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瀝一升二合。生地黃汁一升。龍齒末生薑防風麻黃去節各四兩。防己附子炮。各三兩。石膏十兩。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25950&pid=438917&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