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卷四—經脈第一(上)】 [打印本頁]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1-1 16:55
標題: 【卷四—經脈第一(上)】

卷四

 

經脈第一(上)


雷公問曰: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其所謂,敢問約之奈何?


黃帝答曰:寸口主內,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再倍病在太陽,三倍病在陽明。


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取之分肉,代則取之血絡,且飲以藥,陷下者則從而灸之,不盛不虛者,以經取之,名曰經刺。


人迎四倍名曰外格。


外格者,且大且數。


則死不治。


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


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厥陰,再倍病於少陰。


盛則脹滿,寒則食不消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為痛痹,代則乍寒乍熱,下熱上寒(《太素》作代則乍痛乍止)。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之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太素》作泄字)之,陷下者則從而灸之。


陷下者,其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則血寒,故宜灸。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


內關者,且大且數,則死不治。


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通其滎俞,乃可傳於大數。


大曰盛則從瀉,小曰虛則從補。


緊則從灸刺之,且飲藥。


陷下則從灸之。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所謂經治者,飲藥,亦用灸刺。


脈急則引,脈代(一本作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無勞用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399565&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