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10-18 21:44
標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金匱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


厥雖寒勝,然以心下悸,為水飲內甚,先與茯苓甘草湯,治其水,而後治其厥;


若先治厥,則水飲浸流入胃,必作下利。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麻黃升麻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邪傳厥陰之時。


大下之後,下焦氣虛,陽氣內陷,寸脈遲而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


厥陰之脈,貫膈上注肺,循喉嚨。


在厥陰隨經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膿血也。


《金匱要略》曰:肺痿之病,從何得之,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若泄利不止者,為裡氣大虛,故云難治。


與麻黃升麻湯,以調肝肺之氣。


麻黃升麻湯方:麻黃(二兩半,去節。


甘溫) 升麻(一兩一分。


甘平) 當歸(一兩一分。


辛溫) 知母(苦寒 趙本作「十八銖」) 黃芩(苦寒 趙本作「十八銖」) 葳蕤(各十八銖。


趙本一作菖蒲。


甘平) 石膏(碎,綿裹。


甘寒。


趙本作「六銖」) 白朮(甘溫) 乾薑(辛熱 趙本作「六銖」) 芍藥(酸平 趙本作「六銖」) 天門冬(去心。


甘平 趙本作「六銖」) 桂枝(辛熱。


趙本有「六銖,去皮」四字) 茯苓(甘平 趙本作「六銖」) 甘草(炙 各六銖 甘平 趙本無「各」字)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7078&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