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
《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風氣通於肝,風邪外甚,故以純甘之劑發之。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趙本無「先」字)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云:黃耳 。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過多亡陽也。
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不足之氣。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
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
味甘平)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氣;
甘草之甘,入脾而緩中。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汗者,心之液。
發汗後,臍下悸者,心氣虛而腎氣發動也。
腎之積,名曰奔豚。
發則從少腹上至心下,為腎氣逆欲上凌心。
今臍下悸為腎氣發動,故云欲作奔豚。
與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降腎氣。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959&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