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
胡(四六) 脈沉而微。微則陽氣不足。沉乃寒水陰凝。心痛怔忡。漸及兩脅下墜。由陽衰不主營運。痰飲聚氣欲阻。致痛之來。其心震之謂。亦如波撼岳陽之義。議用外台茯苓飲合桂苓方。
人參 茯苓 半夏 枳實 桂枝 薑汁
戴 病去。神已爽慧。但本脈帶弦。平素有飲。為陽氣不足之體。年紀漸多。防有風痹。此酒肉宜少用。勞怒當深戒矣。
議外台茯苓飲方。
人參 茯苓 廣皮 枳實 半夏 金石斛
初進通飲濁以蘇陽。接服外台茯苓飲。
吳(氏) 脈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嘔。四肢牽強。此飲邪內結。議通陽氣。
桂枝 茯苓 半夏 薑汁 炙草 大棗
某 眩暈惡心胸脘不爽。脈右弦左弱。面色紅亮。此乃痰飲上泛。有厥中之事。
炒半夏 制蒺藜 橘紅 煨天麻 石菖蒲 茯苓 薑汁尤 口中味淡。是胃陽虛。夫濁飲下降痛緩。向有飲濕為患。若不急進溫通理陽。濁飲必致復聚。議大半夏湯法。
人參 半夏 茯苓 枳實 薑汁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