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瘰】
一婦人患瘰 不消,膿清不斂,以八珍湯治之,少愈。
忽肩背痛不能回顧,此膀胱經氣鬱所致,當以防風通氣湯治之。
蓋膀胱之脈,始於目內 ,上頂巔,至腦後,過風府,下項走肩膊,一支下腰膂。
是經氣動,則脊痛項強,腰似折。
按此非膀胱經症而何?
彼乃云:瘰 ,膽經病也。
其脈主行項側,即是經火動而然。
遂自服清肝降火之藥,反致不食,痛盛。
復求治,診其脈,胃氣愈弱,先以四君子東加陳皮、炒芍、半夏、羌活、蔓荊子,四劑,食進痛止。
繼以防風通氣湯,二劑而愈。
又一婦流注潰久,忽發熱,乃虛也,與補藥二劑。
不用,另用人參敗毒散,大熱而斃。
夫老弱之人,雖有風邪,亦宜以補中益氣湯治之,況又非表症而峻表,不死何俟?
(瘰 乃虛損之症,最為難治。
古人雖有成法,而用之多不驗。
余得一膏藥方,用紅毛雄雞一只,取全骨一具,先用麻油煎枯,去渣,入降香五兩,千裡奔即騾馬休下蹄甲五錢,當歸、甘草各一錢,槐枝三十寸。
煎枯去渣,黃丹收膏,紅絹攤貼。
未成者即消,已潰者即變出稠膿,屢試屢驗。
並治一切腫毒未成者,貼之即行消散,神效無比。)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