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感症】
感症
總制石公子,年甫十齡,丁丑六月,患感冒風暑,寒熱頭疼,幼科已用葛根加羌、防解表矣。
後復寒熱不減,氣喘腹脹,醫者用消導加小柴胡湯不應。
神昏喘急,時或泄瀉,似痢腹痛,不知名為何疾也。
診之,已二十余日,脈數無力,神昏氣亂,按其腹,時脹時痛,觀其神,時靜時躁,手足或冷或熱,虛汗不已。
此外邪初感者,為藥而解,久積者未曾清理,加之飲食失調,元氣欲脫,致外邪內陷。
今以救本為急,用理中東加桂、附,痛瀉頓減,手足亦溫。
然熱不退,小便赤澀,用金匱腎氣湯。
二服,小便方利,而寒熱愈加,此元氣漸回,症候復現。
朝用六君子東加柴、葛、神麯、乾薑,夜用六味東加參、桂。
旬日後,寒冷拘攣,目上竄,切牙呻吟,咸以為無救矣。
陳曰:此名寒戰,正氣將回,積邪欲出,乃吉兆也。
自未至酉,始大汗如雨,手足軟弱,不語熟睡,天明,方能言。
然虛症日出,潮熱汗出,則用補中湯合建中加附子。
不寐,則用歸脾湯。
元氣弱,則用十全大補湯。
腹痛滑瀉,則用理中、六君湯。
如是調理,三月方瘳。
(此條用藥,俱不盡合法。
玩葉天士 《溫熱論》自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