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吐瀉及蛔】
費養恆治馮憲副孫痘,兩日稠密無縫,皮薄色淡,身涼而靜,睡不合目而困倦,面光白,吐蛔數條,俱已死,此虛寒而鄰於逆者也。
以保元東加芎、歸、肉桂、山甲,數劑,絕無起勢。
乃加參三錢, 五錢,熟附五分,日二劑,六日漸起,色漸紅,囊漸蒼老,肢體亦暖。
參、 更加重,附至七分,幸不瀉。
又加熟地膏半盞,鹿茸膏數匙,十日,漿肥膿成,神爽,寢食俱安,十四日收功。
因痂乾燥,防余毒,以參歸化毒湯,重入忍冬膏,調理而安。
費建中治姚氏子,秋夜忽吐瀉三十余次,口不能合,兩目失神,身不熱,痘齊涌出,甚細密,僅得分珠,顆粒圓滿,卻如水泡,有頂無盤。
乃劇虛劇寒之症,形象固逆,幸氣血未離,疏通之劑,斷不宜用,即與保元東加白朮、木香、當歸、熟地、訶子等。
服至六日如常,乃倍參、 ,加鹿茸、肉桂。
至八日,身得溫暖,窠囊覺濃,漿水及半而不蒼老,前方去鹿茸、肉桂、訶子,加白芍、茯苓、銀花,神爽,進食而瘥矣。
虛劇之症,補之不足,尚可散乎?
但今無是症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