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氣虛】
氣虛
徐仲光治一兒痘,初標於下頰,腎部也,形平陷,氣不足也,少神,血不足也。
六脈沉弱,五朝尚暗,色不起,兩腿作痛,便溏,有氣凝血滯之象,此乃氣虛脾弱之症。
宜大補中氣,以補中益氣東加蟬蛻、肉桂、羌活,二劑而起脹。
繼以保元東加肉桂、陳皮調理。
八朝溏泄不已,加木香、訶子、肉蔻治之而愈。
一兒痘起脹,頂平而色淡白,渴瀉肢冷,喜熱飲。
經曰:陰甚者,飲沸湯不知熱。
又曰:大寒而盛、熱之不熱,是無火也。
治之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用陳皮散、異功散,又八味丸,治之而愈。
一兒痘六日,稠密,形平塌,色黑滯,有擬云掩天庭者,有擬鎖項鎖胸者。
然形色雖逆,而四肢紅活綻突,唇口紅潤,起止安寧,飲食如常,二便調適。
雖毒盛,氣血不足,幸脾胃尚強,宜補養而兼保固。
以補中益氣加紫草、蟬蛻、牛蒡等劑,其逆痘俱平,漿破漏結痂,發疔癰數處而愈。
(此亦氣虛血熱之證,用藥甚合法。)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