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嘔吐】
黃咫旭乃室,病膈氣二十余日,飲粒全不入口。
診之,尺脈已全不至矣。
詢其二便,自病起至今,從未一行,止是痰沫上涌,厭厭待盡。
或謂其脈已離根,頃刻當壞。
喻曰:不然。
《脈經》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是吐則未必死也。
但得天氣下降,則地道自通。
此證以氣高不返,中無開闔,因成危候,宜緩法以治其中,自然見效。
遂變旋覆代赭成法,用其意,不用其方。
緣尺脈全無,莫可驗其孕否。
若有而不求,以赭石、乾薑輩傷之,呼吸立斷矣。
姑闕疑以赤石脂易赭石,煨薑易乾薑,用六君子東加旋覆花,煎調服下,嘔即稍定。
三日後漸漸不嘔,又三日粥飲漸加。
但不大便已月余矣,日以通利為囑,曰:臟氣久結,飲食入胃,每日止能透下一二節,積之既久,自然通透。
蓋以歸、地潤腸,恐滯膈而作嘔,(喻君於肝腎病治法,終身未曉。)
硝、黃通腸,恐傷胎而殞命。
姑拂其請,堅持三五日,果氣下腸通,月余腹中之孕漸著,而病全瘳矣。
(雄按:歸、地滯膈之說,何可濃非?
魏氏獨擅此長,謂可概治一切,未免矯枉過正。
如後列施笠澤一案,斷不可投以血藥者,烏得專究肝腎,而不問其他耶?)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