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癇】
張子和云:一婦病風癇,自六七歲因驚風得之。
後每三二年間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
逮三十歲至四十歲,則日作,甚至一日十余作,遂昏痴健忘,求死而已。
值歲大飢,采百草而食,於水濱見草若蔥壯,采歸煮熟食之。
至五更,忽覺心中不安,吐痰如膠,連日不止,約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
三日後遂輕健,病去食進,百脈皆和。
以所食蔥訪之,乃憨蔥苗也,即本草藜蘆是也。
龔子才治王大參子,年十八歲,患癇,每發即仆地吐涎,不省人事,少頃復蘇,或一月一發,或兩月發四五次,已七年,遍醫不效。
診之,六脈滑數,人迎緊盛,此氣血虛而有寒痰壅並也。
以追風祛痰丸加人參、當歸、黃連各一兩,與安神丸二藥兼服,未及半年而痊。
後有數人,俱如此治而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