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腰痛】
江蘇總藩張公,嚴冬腰腹重痛,甲夜延診,候脈得沉,沉滑而駛,遂與導痰兼五苓之制,一劑而腹痛止,三啜而腰胯馳縱自如,未嘗用腰痛之藥。
(沉為熱在裡,滑為痰,故消導分利而愈。)
盧不遠治陳孟杼父,六月中受寒,尚淹淹未甚也。
至次年二月,忽小腹與腰急痛,即令人緊挽外腎,稍松便欲死,與羌活、黃柏、茯苓、肉桂等劑,令刮委中,痛止而足軟。
至五月天熱,身發紫瘢,有汗至足乃愈,此乃腸腑病也。
經曰:小腸病者,腰脊控睪而痛。
以羌活入小腸,故痛隨愈。
其足軟未瘳者,原以寒邪鬱火,故需夏時,則火力全而血脈之邪始去,所以瘢出足汗,百骸暢美,寒淨而火遂融通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