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卷十五 咳嗽】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8-12 16:09
標題: 【卷十五 咳嗽】

卷十五 咳嗽

 

張路玉治吳江郭邑侯,喘嗽氣逆。

 

診之,兩尺左關弦數,兩寸右關澀數。

 

弦者腎之虛,澀者肺之燥。

 

夏暑內伏肺絡,遇秋月燥收之令,發為咳嗽也。

 

自言每歲交秋則咳,連發四載,屢咳痰不得出則喘,至夜不能臥,咳劇則大便枯燥有血。

 

曾服越婢湯,嗽即稍可。

 

張曰:公腎氣素強固,水虧火旺,陰火上爍肺金,金燥不能生水。

 

咳甚則便燥有血者,肺移熱於大腸也。

 

(賴有此耳。)

 

合用《千金》麥門冬方,除去半夏、生薑之辛燥,易以葳蕤、白蜜之甘潤,藉麻黃以鼓舞麥冬、生地之力,與越婢湯中麻黃、石膏,分解互結之燥熱,同一義也。

 

郭曰:諸醫咸詆麻黃為發汗重劑,不可輕試,僅用杏仁、蘇子、甘、梗、前胡等藥,服之其咳轉甚,何也?

 

曰:麻黃雖云主表,今在麥門冬湯中,不過借以開發肺氣,原非發汗之謂。

 

麻黃在大青龍湯、麻黃湯、麻杏甘石湯方,其力便峻,以其中皆有杏仁也。

 

杏仁雖舉世視為治嗽通藥,虛實混用。

 

然辛溫走肺,最不純良,耗氣動血,莫此為甚。

 

熬黑入大陷胸丸,佐甘遂等,搜逐結垢,性味可知。

 

遂用前方連進二劑,是夜便得安睡。

 

脈弦雖未退,按之稍軟,氣口則虛濡乏力。

 

與六味、生脈加葳蕤、白蜜作湯,四服嗽頓減。

 

即以此方制丸恆服,至秋無復嗽之虞。

 

先是公子柔 ,用桂枝湯及六味作湯,加蠍尾,服之而瘥。

 

其後夫人素有敗痰,生道左右兩脅俱有結塊,大如覆盆,發則咳嗽喘逆,腹脅掣痛,六脈止促,按之少力,用六君加膽星、枳實、香附、沉香,二劑,大吐稠痰結垢一二升,嘔止嗽寧,不必更進他藥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