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汗】
逆之則少陰不藏,此冬氣之應也。
凡有觸冒,宜微汗之,以平為期。
邪退乃已,急當衣暖衣,居密室,服實表補衛氣之劑,雖有寒邪勿能為害,此從權之治也。
今非其時,而發其汗,乃謂之逆。
仲景有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今本傷而並汗,汗而復傷,傷而復汗,汗出數四,使氣亟奪,衛氣無守,陽泄於外,陰乘於內,故經云獨陽不生,獨陰不長,不死何待?
雖盧扁不能治活也。
是日至夜將半,項強身體不仁,手足搐急,爪甲青而死矣。
《金匱要略》云:不當汗而妄汗之,奪其津液,枯槁而死。
今當汗之症,一過中亦絕其命,況不當汗而強汗者乎!華佗傳,縣吏尹世,苦四肢煩,口中乾,不欲聞人聲,小便不利。
佗曰:試作熱食,得汗則愈,不汗後三日死。
即作熱食,而不汗出。
佗曰:臟氣已絕於內,當啼泣而絕。
果如佗言。
(此亦臟氣傷燥之病。
《三國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