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哮】
李士材治顧文學,十年哮喘,百藥無功。
診其兩寸數而澀,曰:澀者痰火風寒,久久盤踞根深蒂固矣。
須補養月余,行吐下之法。
半年之間,凡吐下十次,服補劑百余遂愈。
更以補中益氣為丸,加雞子、秋石,服年許永不再發。
(補中益氣與此病不相登對,其愈者攻補兼施之力也。
王說是也,蓋虛家非補未易用攻。)
施沛然治阮二華室,患哮喘過用涼劑,痰上壅,面目浮黃而腫,每昏暈則形靜若死,蘇則 之聲,聞於外庭,醫者望而卻走。
診其六脈沉滑而弱兼緊,病得之冬傷於寒。
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
古人治此病,必用麻黃輕清辛散之劑。
若投以寒涼,則邪氣閉痼而不得泄,痰日膠結,上焦之氣壅而不宣。
乃用通關散涌其痰涎,凡三涌而痰氣始清,喘息始定。
後以三拗湯兼導痰湯出入調理,月余而安。
《局方》三拗湯:麻黃不去節、杏仁、甘草各等分,生薑五片同煎。
《局方》通關散:川芎一兩,細辛五錢,甘草、川烏、白芷、撫芎各二兩,龍腦、薄荷葉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清調下,薄荷湯亦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