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腫脹】
羅謙甫治許魯齋仲平,年五十有八,於至元戊寅五月間,積雨霖淫,面目肢體浮腫,大便溏多,腹脹腸鳴時痛,飲食減少,脈得弦細而緩。
自云年壯時多服牽牛、大黃藥,面目四肢時有浮腫,今因陰雨故大發。
曰:榮運之氣,出自中焦者胃也。
胃氣弱不能布散水穀之氣,榮養臟腑經絡皮毛,故氣行而澀為浮腫,大便溏多而腹脹腸鳴,皆濕氣勝也。
四時五臟,皆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和平而身安。
若胃氣虛弱,不能運動滋養,則五臟脈不和平,本臟之氣盛者,其脈獨見,(此盛字當活看。)
輕則病過,甚則必死。
故經曰:真臟之脈弦,無胃氣則死。
(此亦木乘土也,故虛損病宜注意滋養肝木。)
今疾幸而未至於甚,尚可調補。
人知服牽牛、大黃為一時之快,不知其為終身之害也。
遂以平胃散加白朮、茯苓、草豆蔻仁,數服諸症皆愈,飲食進。
惟四肢猶腫,以導滯通經湯主之,良愈。
(雄按:今秋治一山居黃嫗患證同此,醫者進理中、腎氣多劑,其病日甚,束手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