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腫脹】
按:是症專屬肝腎二經,與膀胱毫無乾涉,乃舍肝而強入膀恍,便覺支離滿紙。
(實肝脾腎三經之症,未可專舉肝腎。)
葉天士治一女子,年二十七歲,病腫甚異,寅後午前,上半身腫,午後丑前下半身腫,上下盡消,惟牝戶腫,小便難,諸醫不能治。
經云:半身以上,天之陽也,宜發其汗,使清氣出上竅也;
身半以下,地之陰,宜利小便,使濁陰出下竅也。
正上下分消,以去濕之法,惟半夜陰腫不得小便,此又當從肝經求之。
蓋厥陰肝經之脈,丑時起於足上,環陰器。
又肝病者,則大小便難。
用胃苓、五皮湯,發汗利小便也。
內有茯苓,所以伐腎肝之邪,木得桂而枯,又以辛散肝經之水,以溫腎之真寒濕也。
連服十余服,而腫盡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