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腫脹】
喻嘉言治郭台尹,年來似有癆怯意,胸腹不舒,治之罔效,茫不識病之所存也。
聞喻治病,先議後藥,姑請治焉。
見其精神言動俱如平人,但面色萎黃,有蟹爪紋,(似傷食矣。)
而得五虛脈應之,因告之曰:多怒乎?
善忘乎?
口燥乎?
便秘乎?
胸緊乎?
脅脹乎?
腹疼乎?
答曰:種種皆然,此何症也?
曰:外症未顯,內形已具,將來血蠱之候也。
曰:何以知之?
曰:合色與脈而知之也。
夫血之充周於身也,榮華先見於面。
今色黯不華,既無舊恙,又匪新 ,其所以憔悴不榮者何在?
且壯盛之年,而見脈細,損宜一損皮毛,二損肌肉,三損筋骨,不起於床矣,乃皮毛肌肉步履如故,其所以微弱不健者又何居?
因是斷為血蠱。
腹雖未大,而如瓜瓠然,其趨於長也易耳。
曰:血蠱乃婦人之疾,男子亦有之乎?
曰:男子病此者甚多,而東方沿海一帶,比他處尤多,醫者漫用治水治氣之法嘗試,夭枉無算,總緣不究病情耳。
所以然者,東海擅魚鹽之饒,魚者甘美之味,多食使人熱中。
鹽者鹹苦之味,其性偏於走血,血為陰象,(象字不妥。)
初與熱合,不覺其病,日久月增,中焦沖和之氣,亦積漸而化為熱矣。
氣熱則結,而血始不流矣,於是氣居血中,血裹氣外。
一似婦人受孕者,然至彌月時,腹如抱瓮矣。
陳修園於此症,擬用六君子加川芎、乾薑、防己,共研末,陳米湯糊丸,每服三錢,日三服,以為執中央從運四旁之法。
用意雖精,然以熱益熱,亦未見其有當也。
但孕系胞中,如果熟自落,蠱蟠腹內,如附贅難療,又不可同語也。
究而論之,豈但東方之水土致然!凡五方之因膏粱濃味,椒、薑、桂、醑成熱中者,除癰疽、消渴等症不常見外,至腹滿一症,人人無不有之。
但微則旋脹旋消,甚則脹不大消而成蠱耳。
要知人之有身,執中央以運四旁者也。
今反竭四旁以奉其錮,尚有精華發現於色脈間乎?
此所以脈細皮寒,少食多汗,危羸之狀,不一而足也。
言當不謬,請自揆之。
竟不能用,半載而逝。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