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腫脹】
葉天士治陳某腫脹,進神芎導水丸,二日所下,皆黏膩黃濁形色。
前議腑氣窒塞,水濕黏滯,濁攻犯肺為痰嗽,水漬脈隧為浮腫。
大凡經脈六腑之病,總以宣通為是。
《內經》云:六腑以通為補。
今醫不分臟腑經絡,必曰參、朮是補,豈為明理?
然肢節足跗之濕,出路無由,必針刺以決其流,內外冀可皆安。
戊己丸三錢,用二日後,再進前藥一服。
徐靈胎曰:句句名言,腹滿等症,必須有出路,故人兼以針刺為治。
但其道甚微,不知其理而蠻針之,反有大害。
又曰:脹滿之為病,即使正虛,終屬邪實,故古人慎用補法。
又脹必有濕,有濕則有熱,《內經》所以指為熱症。
若用溫補之藥,即兼通利之品,而臣不勝主,貽誤必多。
又曰:脹滿必有有形之物,宜緩緩下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