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飲食傷】
一人病瘧兼旬,胸滿而畏食,胃氣不清故也。
醫不審,與以補中益氣湯二服,瘧反大劇。
易用鱉甲、何首烏以截之,更脹嘔不勝,湯飲俱廢。
或疑其誤用補藥,與陳皮、萊菔等湯,病益加。
余診之,六脈濡弱,此濕氣滿胸膈也。
以蒼朮為君,佐以半夏、厚朴、澤瀉、豆仁等,少加薑汁、食鹽,徐徐與之,不食頃,兀然欲吐。
即探引之,得吐黃涎惡水甚多,脈始平,瘧亦漸止。
又一小兒甫三歲,得心腹痛疾,醫者處劑太重,煎汁又濃,更灌之,乳食後,反增嘔吐,發寒熱而兼喘,更數醫罔效,漸昏沉不醒人事。
其家以為不可救,遂勿藥以俟之。
自晨至昏,忽聞腹中 聲上下者數四,遺穢汁斗許而蘇。
此等病患者甚多,不能悉舉。
總之,人生以胃氣為本,胃氣傷,雖對病之藥,皆不運化而取效,反生他症。
今之病家醫家,皆不之察,凡有病輒投以藥,不愈更醫以藥,甚至飲食不進,不思顧其生化之源,而猶亂投湯藥,致中氣受傷,變症百出而死者,不少矣,可不慎哉。
(《言醫》。)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