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疫】
族孫醉後房事已,起而小溲,即臍下作痛,水瀉腸鳴,一日十余度,發熱頭痛。
醫與理中湯一帖,反加嘔逆,煩躁口渴。
孫診之,左脈弦大,右洪大,俱七至,不食不眠,面赤唇燥,舌苔黃濃。
自云房勞後陰症傷寒,小腹痛,且漏底。
乃笑曰:春溫症也。
族人交口謂的屬陰症,故嘔吐水瀉,不可因其面赤,便認為陽,幸加察焉。
咸擬理中湯,再加附子、肉桂,庶可保全。
(房勞外感,視為陰症而與熱藥,殺人多矣,當與喻嘉言治黃長人一案同參。
喻案見傷寒門。)
孫曰:桂枝下咽,陽盛即斃。
陰陽寒熱之間,辨之不真,死生反掌,茲當舍症從脈也。
(即症而論,發熱頭痛,病非陰症。)
以溫膽東加薑汁炒黃連、柴胡、乾葛,二帖,令當夜飲盡,俾不他傳。
因畏竹茹、黃連,只進一服,嘔逆止,余症悉在。
次日脈之,洪大搏指,與白虎東加竹茹兩帖,亦令服完。
因畏石膏,只進一服,瀉止,小腹仍痛。
又次日,脈洪長堅硬,邪已入腑,非桃仁承氣不可,覿面煎服,連飲二劑,下黑燥矢五六枚,痛熱俱減。
再診,六脈皆緩弱,以四君子東加白芍、黃連、香附調養數日而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