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頭暈】
陸養愚治陳巽源室,向有頭眩之症,不藥亦止。
八月中旬,偶作勞煩悶,飲酒數杯,坐月下,更余方寢,便覺微熱不安。
次早忽眼黑頭旋,且微痛,如在風云中,發比平時較劇。
醫謂脈得浮數,此熱極生風也,用芩、連、山梔等以清之。
二劑眩暈不減,而頭痛如破,上身如火,而欲濃覆。
又謂無痰不作暈,再以清火之品合二陳湯,二劑亦不效。
脈之,左手浮弦而緊,右手浮數而弱,且寸強尺微。
右脈乃正氣之虛,左脈乃邪氣之實,尺微寸強,邪在上也。
此必乘虛感邪,中於上焦所致。
經曰: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目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
因逢其之虛,其入深,則隨目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
今作勞以致煩悶,非虛乎?
月下坐至更余,頭項之間,能不為霧露之陰所中乎?
法當驅上焦之邪,補中焦之氣,而徐議消痰清火,則自愈矣。
因先用參蘇飲加 本,二劑頭痛頓止,眩亦少瘥。
再以補中益氣,佐以二陳、芩、連數劑而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