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行動預警】
自然生態環境系統或人類社會經濟系統對於外在衝擊之容忍能力,可視為一個帶狀的區間(參見圖1)。
一般系統具有處理特定環境變動範圍(copingrange)之能力,雖然環境偶爾變動過大,導致超過可處理範圍而致災,但其發生機率或風險仍可接受;
然氣候變遷可能造成超出可處理範圍之環境變動規模與頻率的增加,導致系統致災風險提高。
故為降低致災風險到可接受程度,必須採取調適行動,以提高環境變動範圍(參見圖1-a)。
然面對氣候變遷之調適行動,往往需要較長時間來完成,如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復育、新水源開發、節約用水推廣,需要相當多年的努力才能達成成效;
如最後非不得已要新建水庫,則恐需15至20年才能完成。
因此,若發現問題才採取行動,則有一段時間系統仍將十分脆弱,是故,必須考量調適行動執行完成之所需時間與氣候變遷衝擊之不確定性,建構「調適行動預警」(參見圖1-b)。
於氣候變遷乃各國都需面臨的議題,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
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之衝擊與挑戰,預先建構完善之調適策略與行動計畫,已為刻不容緩之工作。
目前我國政府基於氣候變遷調適行動預警的概念,亦加速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以及氣候變遷行動計畫之制定工作,現階段已完成初步草案,預定於100年度內整合完成各部會之調適計畫,研提我國國家調適行動計畫,做為後續政府推動相關工作之依據。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3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