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人文●五營元帥】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4 22:09
標題: 【人文●五營元帥】

人文●五營元帥

 

傳統聚落四方的守護者。

 

與聚落大廟主神組成一個「中心-四方」的安全環衛系統,與人們生活關係密切,在臺灣西南沿海與金門、澎湖是很普遍的民間信仰。

 

五營的起源,最早提及的文獻是中國漢、晉之間的《道經》,可能在漢朝或更早前就逐漸有五營的概念。

 

五營被認為是魘勝物的一種,具有驅疫除魔、制煞辟邪的力量,聚落中透過五營的安置,除了扮演領域劃定的象徵意義外,也讓人們相信居住的空間是一個受到聚落大廟主神與五營元帥所保護的地方。

 

五營元帥有「張、蕭、劉、連、李」,或「溫、康、趙、馬、李」等各地不一,唯有中營皆是以李哪吒為主。

 

民俗信仰中,凡地方公廟皆分內、外營,內營設於廟宇中,以「五營首」、「五營旗」為象徵,視為神體奉祀;

 

外營稱「五營寨」、「將爺廟」,以廟宇為中心,以五行、五色分為「東南西北中-青紅白黑黃-張蕭劉連李」,除了中營設置於大廟前或聚落中央外,其餘則安設在聚落各方要道的出入口或交叉口上。

 

東營為九夷軍,統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青龍);

 

南營為八蠻軍,統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朱雀);

 

西營為六戎軍,統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白虎);

 

北營為五狄軍,統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玄武);

 

中營為三秦軍,統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

 

五營元帥的表徵形象極為多元,有些以畫像、塑像象徵,有些插立竹符、令旗,有些甚至加建小祠供奉,但都必須經過特定儀式,始能發揮五營元帥防衛的功能。

 

這些儀式包括安營、收營、賞兵(犒將)等,各聚落依習俗擇期舉行。

 

五營至今仍依著舊慣習俗在聚落中運作,是改變速度極緩慢的一種民間信仰傳統,也讓聚落多了一分具文化資產價值的人文景觀。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3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