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人文●清真寺】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4 13:09
標題: 【人文●清真寺】

人文●清真寺

 

穆斯林聚眾禮拜之處,穆斯林社群發展的中心。

 

清真寺的阿拉伯文為Masjid,原意為跪拜的地方。

 

因伊斯蘭文化的多元性,世界各地清真寺皆有在地的專用名詞。

 

東南亞的馬來世界稱為Surau;

 

中國或華語地區稱為清真寺、清淨寺,乃源自於「清真教」或「清淨教」之用詞。

 

伊斯蘭名詞的漢語化始於明朝,由於統治者堅行漢化政策,外地移入中國地區的穆斯林被迫開始將伊斯蘭用詞轉為漢語;

 

但在蒙古統治時期則使用阿拉伯語、波斯語為主。

 

清真寺是穆斯林社群一切日常生活的活動中心,具有政治、宗教、教育、社會的多元意義和功能。

 

世界各地清真寺的建築模式和風格,隨伊斯蘭多元文化而因地置宜,如在中國常以廟宇、佛寺的風格呈現;

 

在印尼則以印度教的建築風格建蓋。

 

伊斯蘭最早的清真寺可溯及先知穆罕默德的家寺,將居家與清真寺結合為一,因而具有雙重的神聖意義。

 

清真寺本身為一神聖空間,也是穆斯林敬拜獨一神的神聖場所。

 

進入清真寺做禮拜前,必須完成淨身的儀式,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必須以潔淨的身心進入聖堂行敬拜儀式。

 

雖然聖訓提及任何潔淨之處,皆可作為禮拜之用,但在清真寺做禮拜卻具有不同的意義。

 

伊斯蘭社會相當強調社群的集體意識,固定時間在清真寺集體做禮拜比較受到認同,尤其是星期五的主麻聚禮(Salatal-Jum‘ah)。

 

隨著伊斯蘭社會的現代化,也造就一些知名的清真寺坐落於重要的城市內,特別是重要的宗教中心。

 

大型的清真寺經常與政治權力有所關聯,一座宏偉官方清真寺的建立,不僅表達穆斯林政權對宗教的虔誠性,也象徵統治者的政治、經濟實力。

 

穆斯林統治者的住處通常緊鄰著清真寺,體現古伊斯蘭文化中政治與宗教的密切關係,這種現象從先知穆罕默德時期以來一直持續到現代。

 

在伊斯蘭歷史發展過程中,政治的抗爭運動往往從清真寺的禮拜活動開始,一些政治觀念經常透過清真寺聚眾禮拜的講道宣揚。

 

古典伊斯蘭時期(西元7世紀中葉至13世紀中葉)的統治者哈里發(Khalifah)常在清真寺的禮拜中發布飭令(Fatwa),政治宗教運動的領導者也常兼負清真寺伊瑪目(Imam,華人或稱為教長)。

 

最典型的例子是前伊斯蘭革命領袖侯梅尼(Ruhollahal-MusaviKhomeini)從清真寺發動革命推翻巴勒維政權(ThePahlavis)。

 

清真寺的講道內容幾乎含括生活的各個層面,除探究伊斯蘭教義、檢討社會問題外,也對國際事務加以針砭,藉以展現伊斯蘭的世界觀。

 

穆斯林的社群發展與清真寺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除宗教儀式、社群活動皆以清真寺為中心外,穆斯林的啟蒙教育通常也從清真寺的《古蘭經》教育開始,在經學院(Madrasah)機構建立前,《古蘭經》與聖訓的教學皆在清真寺中以討論式教學進行。

 

伊斯蘭世界著名的傳統大學常以清真寺為基礎發展而成,如10世紀末的埃及愛智哈爾(al-Azhar)清真寺從宗教中心轉型為國家大學,至今仍是伊斯蘭世界的教育重鎮,培養無數的伊斯蘭宗教學者。

 

穆斯林的一生與清真寺密不可分,生命中的重要禮儀全在清真寺進行,如出生後的割禮、啟蒙教育、結婚成人禮、社交活動,以及生命結束後的喪禮;

 

一個穆斯林出生後進入清真寺開始其生命旅程,落實宗教禮儀,死後也從清真寺被送到墓園安葬;

 

甚至外出旅行時也常在各地清真寺過夜。

 

臺灣的清真寺具有相同的功能,只不過在伊斯蘭教育這一環不如一般的穆斯林國家,因為臺灣目前尚無定型的伊斯蘭啟蒙教育體制,以致一般穆斯林對伊斯蘭的宗教文化無法深入理解。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8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