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醮】
所謂醮,原始的意義僅是祭神。
現在臺灣所謂的醮,根據劉萬枝《臺灣民間信仰論集》所言:「乃指某一社區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
因為台灣習俗,每逢地方不安寧,即懇向神祇許願祈求,如果有驗,便舉行隆重謝恩祭典,並祈求未來之福;
則前者為『許願祈神』,後者為『謝願酬神』,前後呼應,構成一連串之宗教行為,是為建醮。」
「醮」在民間信仰中是很隆重的祭祀儀式,主要目的是為了祈求國泰民安,感謝神恩…等,「醮」也可以是陽間的人類通過道士、和尚為媒介與陰間鬼神溝通的大規模祭祀活動。
由於傳統習俗、移民背景以及墾拓環境大小不相同,清醮的名稱也有多種稱呼,如:平安醮、祈安清醮、祈安福醮、祈安酧神清醮、平安降幅清醮…等。
無論是為了祈求平安還是感謝神恩,清醮大多屬不定期醮,往往都在地方「有事」之後,經由人們請示神明或者神明主動降乩指示,地方乃擇期建醮,少數地方也有因舊俗沿襲下來,每隔幾年舉行一醮科者。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28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