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人文●石頭公】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4 12:42
標題: 【人文●石頭公】

人文●石頭公

 

石神的尊稱。

 

又稱石聖公、石佛公、石將軍、石府將軍,以及大伯公、大伯爺、石爺、石母等。

 

在民間信仰中屬於「下界神」,傳統上奉祀祂的所在多是只在石頭前面擺上一個香爐就可以祭拜,最多也只為祂蓋個像個土地公廟的小祠。

 

不過,宜蘭礁溪的協和廟是非常少數的石頭公大廟之一。

 

臺灣也有石頭公與大樹公或土地公合祀的情況。

 

自古以來,人們把石頭視為力量、生命、豐饒、永恆等象徵,不同時代和不同環境中,石頭的原始信仰往往和當時的社會與文化現象結合,由此也形成各種石頭的神話傳說與宗教禮儀。

 

臺灣民間的「石頭公崇拜」,信仰石頭公主要是祈求保佑身體健康,尤其當長輩期待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便將孩子給石頭公做義子,可以使他們筋骨硬朗、順利長大;

 

而孕婦拜石頭公,會使胎兒「頭殼硬」,用來祈求嬰兒健康。

 

古時人們相信石頭是具有神秘生成力和行動力的神聖物品,所以經常被當作大地神的代理象徵,或是神在大地上的宮殿。

 

相傳石頭也能鎮邪,在風水上運用的「石敢當」便取其鎮邪的功能。

 

臺灣各地所流傳的石頭公傳說,常見的有當漢人初來臺灣開墾時,石頭公經常顯靈幫助漢人嚇退原住民的襲擊等,例如宜蘭冬山的石聖公廟,就是庄民為感念「石聖公」保護地方平安的恩德,特別依據「番割仔」(漢、番貿易的中間人)的描述,所雕裝的一尊金身。

 

1990年代後,大家樂、六合彩流行,賭徒盛傳某些石頭公會顯靈出「明牌」;

 

龜形石、鶴形石、人形石或顯奇蹟的石頭對虔誠的人而言,都是有意義的巧合,能夠從外顯的龜形、鶴形以及人形石頭中感受到文化賦予它們聖顯的意義。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8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