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童乩】
有神明附身的一種靈媒。
又稱乩童。
年歲不拘。
通常是男性,但也有女性當乩童。
童乩產生的方式有三:一為宮廟神明採童,從到廟中多位進行抖動的人當中,挑出其中一位,作於某一尊神明的專屬童乩,稱為新乩。
二為老乩傳授者,如師徒相傳者。
三為自發功、自我起童者。
一般宮廟公認的童乩,需由法師訓練,經過「生童」、「坐禁」、「開口」等步驟;
生童為入神與退神訓練、坐禁是為期一周在宮廟作步罡腳步之訓練、開口則是能說出神示的訓練。
童乩要請壇上身時,要以咒語催眠,促使全身抖動,說出自己為某方神聖降駕,接著進行「參香」、「散界」等儀式。
參香是先向天公、廟中各神明焚香敬禮;
武乩作散界時,需披頭散髮踏五營步罡,手執雙刀,破前頭額見血,表示聖潔、驅邪破穢之象徵;
也有宮廟訛誤為操七星劍、銅棍、鯊魚劍、月斧、刺球等五寶來進行散界;
文乩者僅手執香枝,不用武器散界。
童乩最主要功能是作為靈媒以傳達神諭、祭典時進行跳童等各種儀式、跟隨神轎後方遶境、平時則讓信徒祈問指點迷津等。
臺灣社會中,童乩到處可見,其功能與靈驗則由社會大眾各自判斷。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1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