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官澳遺址】
官澳遺址位於金門島東北隅,行政隸屬於金門縣金沙鎮官澳村。
村東有天摩山、北邊有馬山、西為西邊澳,是海邊泊船的地方,遺址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18°24'45",北緯24°32'4"。
村北的馬山半島是金門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明洪武二十年在島的北岸曾設官澳巡檢司,並有護城牆。
官澳亦是明代五個鹽埕港口之一,但於嘉靖三十九年(西元1560年),被倭寇縱火燒城,幾成廢墟。
明初迄今,馬山一直是重要的海防據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考古小組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曾數次前往官澳遺址調查,遺址地表可發現不少宋、元、明、清時代的瓷器破片,並於民國九十年八月間,選擇一處文化遺物出現較密集的地區作為試掘的地點。
地點位於官澳村七號黃宅南側廣場旁的一處空地上以及其附近,共試掘兩個2m×2m的探坑。
其中一坑發掘出土了一個水井結構,但其年代不詳。
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留主要有青瓷、硬釉陶、磚、瓦、青花瓷、白瓷等,另外亦有出土獸骨及貝殼。
從這些出土的文化遺物來判斷其年代,推測大多都是屬於明代與清代之遺留,但是亦有出土宋元時代的青瓷,推測遺址的年代可能上溯至更早的宋元時期。
國立歷史博物館根據發掘的結果,認為此遺址印證文獻中所述最早可能宋元時期就已有居民在此地活動的記載。
據《楊氏族譜引》記載,其始祖楊亮節避禍到金門。
楊亮節係南宋度宗楊淑妃之胞兄,末帝昺之舅父,曾因護皇子有功,帝昺即位後封為處置使。
後宋亡,亮節更名允藏,隱居於浯洲十七都寶珠石下,播種百穀,晦跡終生,命其所居之地為官澳。
另外,位於官澳北方的馬山半島便是於金門古時作為渡口及鋪遞的地點,因此古時官澳一帶推測亦有可能作為與大陸通商貨物集散的地點之一。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考古小組2002)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12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