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史學●林先生】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1 19:07
標題: 【史學●林先生】

史學●林先生

 

康熙48年(1709)至58年(1719),施世榜(1671-1743)以「施長齡」墾戶之名與鄉紳黃仕卿等,召集流民於彰化平原完成八堡圳主要圳道後。

 

因濁水溪本流湍急,常沖出網狀支流,流心不定,加上行床寬淺,無法直接取水,甚至造成無水可灌之窘境。

 

因此,如何在上游找尋一處坡度適宜的地點將溪水引入圳道,成為最大的難題。

 

後來經一傳奇人物「林先生」授以方法,始得克服困難。

 

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從現存方志簡略的記載,能稍窺其詳。

 

《彰化縣志》卷八人物志˙隱逸:「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衣冠古樸,談吐風雅。

 

嘗見兵馬指揮施世榜曰:『聞子欲興彰邑水利,功德固大;

 

但未得法耳。

 

吾當為公成之』。

 

問以名字,笑而不答。

 

固請,乃曰:『但呼林先生可矣』。

 

……先生不求名利,惟以詩酒自娛,日遊谿壑間,有觸即便吟哦;

 

詩多口占,有飄飄欲仙之致。

 

惜無存,示不傳於世也。

 

方水圳成時,世榜將以千金為謝。

 

先生辭弗受,亡何竟去,亦不知其所終。

 

今圳寮祀以為神。」

 

從其他零星記載,提到林先生「相度形勢」、「隨山導勢」、「繪圖教以疏鑿之方」等語。

 

林先生將原本於設於鼻子頭(今彰化縣二水鄉倡和村)的取水口,往更加內山的炭寮、濁水(今南投縣民間鄉新民村)增修。

 

讓原本未完全依地勢取水的八堡圳獲得更加穩定、豐沛的水源。

 

因為林先生的技術指導,使得八堡圳能發揮最大功能。

 

後人於是在位於二水鄉泉源村的八堡一、二圳分流口彰化農田水利會內建「林先生廟」作為紀念。

 

每年中元節水利會與施氏後嗣及當地居民均在此祭拜。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45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