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史學●游化】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1 08:02
標題: 【史學●游化】

史學●游化

 

(不詳~)游化(在《臺灣通史/卷三十二列傳四/海寇列傳》中卻記載為:游化龍),字誠伯,臺灣縣人(在《臺灣采訪冊/歲貢》中記載為臺灣,實應是羅漢門),乾隆五十八年歲貢生(在《續修臺灣縣志/卷三學志/選舉》中卻記載為例貢生),享年七十五歲。

 

嘉慶十年(乙丑)冬十一月二十四日,海逆蔡牽由滬尾入踞鹿耳門,滋擾台灣府城。

 

游化奉巡道慶保令諭,縋城而出,往東路,協和閩粵各莊民從征大穆降(新化鄉舊稱,為平埔族語「TAVOCAN」的音譯,意為:山林之地),募義勇鎮守羅漢門(今高雄縣(註1)內門鄉(註2))官倉,眾恃以安。

 

後又隨總兵愛新泰擒獲洋匪,復隨同知錢澍搜山勦匪,皆有功。

 

游化原以歲貢生的資格任就教職,直到平亂後,論功加六品官銜。

 

道光三年,游化任福建延平府沙縣訓導,後因病返台歸鳳山,時值賊匪楊良斌亂,游化募民堵禦,賊不得逞,乃受縳。

 

大吏嘉之,復奏加五品頂戴。

 

道光二十五年,游化與羅漢門地方人士提倡興學,創設「萃文書院」教育子弟。

 

於是,之後羅漢門人才輩出,有游大謨、黃玉華、游思賢等考取貢生及監生,而蕭為旌、張廷璋考取武生,劉岳、劉店、張綜進、林克昌、劉美等考取秀才。

 

故往昔當地民間流傳著「八秀三貢生(指功名),九萬十八千(指財富)」的諺語。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42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