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貢丸湯】
貢丸湯是台灣知名小吃,做法簡單,且可搭配如蚵仔煎、炒米粉、炒麵、油飯、雞捲等其他主食。
若不論貢丸作法,貢丸湯最常見的:就是將預煮後貢丸加入高湯,加入少數芹菜、胡椒、辣椒調味後即可食用。
該知名台灣湯品小吃的主角--貢丸,最著名的產地是台灣新竹風城。
依形狀可稱為小肉圓的貢丸,其主材料為豬肉的絞細肥瘦肉部分各半,大小約直徑5-6公分。
至於貢丸由來,相傳是新竹當地有一市場豬肉販,當年邁時,將市場生意交予第二代兒子經營。
該退休豬販無法嚼食太硬食物,又偏好食用豬肉,第二代媳婦便將豬肉剁碎後,用木棒捶打成肉醬再烹煮,交與豬販佐餐。
此小吃伴隨此傳說,迅速於新竹、甚至台灣北部流傳。
其中,因位木棒『搥』肉動作於閩語謂之『貢』,因此該小吃既以貢丸稱呼。
今傳統貢丸材料、剁碎、攪拌、烹煮作法仍沿襲古法,惟使用器具早已自動化。
一般人除可買現成溫體貢丸或冷凍貢丸回家烹煮外,也可於夜市店家或小吃攤販內點食。
在價格上,一碗夾配兩至三顆貢丸的貢丸湯,其價格約在20-40元。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46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