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敷藥】
拼音
fūyào
敷藥中醫外科臨床最常用的一種外用藥劑型。
亦名敷貼、圍藥、貼(火辦)、箍圍藥,俗稱涂藥。
見《外科啟玄》卷三。
臨證可根據病情之不同,選用相應的藥物,研為粉劑,用鮮植物葉(或根、莖)汁、醋、酒、水、萄花露、銀花露、動物油脂、植物油、蜂蜜、飴糖等作賦形劑,調成糊狀物,敷于所生癰疽外部,借以達到截毒、束毒、拔毒、溫化、行瘀、清熱、定痛、消腫之目的。
由于箍圍藥有寒、熱之不同,所以在應用時亦當分別使用。
如屬于陽證的,宜有寒涼藥貼之,如如意金黃散;
屬于陰證的,應以溫熱藥貼之,如回陽玉龍散;
屬于半陰半陽證者,應以平和藥貼之,可用沖和膏等。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敷藥組成人指甲、血余。
功效長肉收口。
主治梅楊結毒。
用法用量日敷患處。
初發時,每日五鼓時取服三黃丸4錢,以熱陳酒送下,醉蓋被取汗;
或以瀉肝湯每日早晚輪服。
制備方法上置瓦上炙存性,研細末,每兩藥粉加麝香1錢,再研勻細。
引用:http://big5.wiki8.com/fuyao_1571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