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凡是以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以化學過程(溶解與沉澱)為主。
機械過程(流水侵蝕和沉積,重力崩塌和堆積)為輔的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發生的條件,就岩石而言,必須是可溶的,水才能進行溶蝕。
其次,岩石必須是透水的,這樣地表水才能轉化為地下水,因為在岩溶過程中,地下水起著主導作用,才能形成做為岩溶標誌的地下溶洞。
就水而言,首先水必須具有溶蝕力,當水中含有co2時,溶蝕力便會增大,其次,水必須是流動的,因為停滯的水很快就變成了飽和溶液而失去了溶蝕力。
因此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蝕性、流動性就成為岩溶作用的基本條件。
岩溶的化學過程如下:
空氣co2 水co2+h2o→h2co3→h++hco3- h++caco3→hco3-+ca+ 即co2+h2o+caco3 ca++2(hco3)- 水中化合的和游離的co2處於平衡狀態,當化合的co2與石灰岩起作用而減少時,平衡就遭到破壞,水中游離的co2減少時,化合狀態的co2向相反的方向轉化,使水中的碳酸含量減少,這時caco3發生沉澱作用。
但由於地表水不斷地補給,空氣中的co2不停地擴散,結果使石灰岩的溶解作用不斷發展,以致造成各種空洞,並且日益擴大,引起地下水的機械侵蝕和洞頂的崩塌,更促進岩溶作用發展。
引用: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601.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