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梁傳•隱公】
隱公(元年~十壹年)
◇隱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
焉成之?言君之不取爲公也。
君之不取爲公何也?將以讓桓也。
讓桓正乎?曰不正。
《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隱不正而成之,何也?將以惡桓也。
其惡桓何也?隱將讓而桓弑之,則桓惡矣。
桓弑而隱讓,則隱善矣。
善則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
孝子揚父之美,不揚父之惡。
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也。
雖然,既勝其邪心以與隱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
兄弟,天倫也。
爲子受之父,爲諸侯受之君,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若隱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眛。
及者何?內爲志焉爾。
儀,字也。
父,猶傅也,男子之美稱也。
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微,未爵命于周也。
不日,其盟渝也。
眛,地名也。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殺也。
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衆也。
段,鄭伯弟也。
何以其爲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其爲弟也。
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
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于鄢,遠也。
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
然則爲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赗。
母以子氏,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
禮,赗人之母則可,赗人之妾則不可。
君子以其可辭。
受之,其志不及事也。
赗者何也?乘馬曰赗,衣衾曰襚,貝玉曰含,錢財曰赙。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及者何?內卑者也。
宋人外卑者也。
卑者之盟不日。
宿,邑名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來者,來朝也。
其弗謂朝何也?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
不正其外交,故弗與朝也。
聘弓鍭矢不出竟埸,束修之肉不行竟中,有至尊者不貳之也。
公子益師卒。
大夫日卒,正也。
不日卒,惡也。
◇隱公二年。
二年春,公會戎于潛。
會者,外爲焉爾。
者慮,義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然後可以出會。
會戎,危公也。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者,內弗受也。
向,我邑也。
無侅帥師入極。
入者,內弗受也。
極,國也。
苟焉以入人爲志者,人亦入之矣。
不稱氏者,滅同姓,貶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紀履緰來逆女。
逆女,親者也。
使大夫,非正也。
以國氏者,爲其來交接于我,故君子進之也。
冬,十月,伯姬歸于紀。
禮,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從人者也。
婦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從長子。
婦人不專行,必有從也。
伯姬歸于紀,此其如專行之辭何也?曰非專行也。
吾伯姬歸于紀,故志之也。
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紀子伯、莒子盟于密。
或曰紀子伯莒子而與之盟。
或曰年同爵同,故紀子以伯先也。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夫人薨不地。
夫人者,隱之妻也。
卒而不書葬,夫人之義從君者也。
鄭人伐衛。
◇隱公三年。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阙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
有,內辭也。
或,外辭也。
有食之者,內于日也。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其不可,也。
三月庚戌辰,天王崩。
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天子之崩,以尊也。
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故崩之。
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尹氏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之也?于天子之崩爲魯,故隱而卒之。
秋,武氏子來求赙。
武氏子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
天子之大夫,其稱武氏子何也?未畢喪,孤未爵。
未爵使之,非正也。
其不言使何也?無君也。
歸死者曰赗,歸生者曰赙。
曰歸之者,正也。
求之者,非正也。
周雖不求,魯不可以不歸。
魯雖不歸,周不可以求之。
求之爲言,得不得未可之辭也。
交譏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諸侯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于石門。
癸未,葬宋缪公。
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隱公四年。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
《傳》曰:言伐言取,所惡也。
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謹而志之也。
戊申,衛祝籲弑其君完。
大夫弑其君,以國氏者,嫌也,弑而代之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及者,內爲志焉爾。
遇者,志相得也。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秋,翚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翚者何也?公子翚也。
其不稱公子何也?貶之也。
何爲貶之也?與于弑公,故貶之也。
九月,衛人殺祝籲于濮。
稱人以殺,殺有罪也。
祝籲之挈,失嫌也。
其月,謹之也。
于濮者,譏失賊也。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衛人者,衆辭也。
立者,不宜立者也。
晉之名,惡也。
其稱人以立之,何也?得衆也。
得衆則是賢也。
賢則其曰不宜立,何也?《春秋》之義,諸侯與正而不與賢也。
◇隱公五年。
五年春,公觀魚于棠。
《傳》曰常事曰視,非常曰觀。
禮,尊不親小事,卑不屍大功。
魚,卑者之事也,公觀之,非正也。
夏,四月,葬衛桓公。
月葬,故也。
秋,衛師入郕。
入者,內弗受也。
郕,國也。
將卑師衆曰師。
九月,考仲子之宮。
考者,何也?考者,成之也,成之爲夫人也。
禮,庶子爲君,爲其母築宮,使公子其祭也。
于子祭,于孫止。
仲子者,惠公之母。
隱孫而修之,非隱也。
初獻六羽。
初,始也。
谷梁子曰:舞《夏》,天子八悄,諸公六悄,諸侯四悄。
初獻六羽,始僭樂矣。
《屍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諸侯皆用八悄。
初獻六羽,始厲樂矣。
邾人、鄭人伐宋。
螟。
蟲災也。
甚則月,不甚則時。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隱不爵命大夫,其曰公子彄何也?先君之大夫也。
宋人伐鄭,圍長葛。
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久之也。
伐不逾時,戰不逐奔,誅不填服。
苞人民,毆牛馬,曰侵。
斬樹木,壞宮室,曰伐。
◇隱公六年。
六年春,鄭人來輸平。
輸者墮也。
平之爲言,以道成也。
來輸平者,不果成也。
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于艾。
秋,七月。
冬,宋人取長葛。
外取邑不志,此其志何也?久之也。
◇隱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
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滕侯卒。
滕侯無名,少曰世子,長曰君,狄道也。
其不正者名也。
夏,城中丘。
城爲保民爲之也。
民衆城小則益城。
益城無極。
凡城之志,皆譏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
其弟雲者,以其來接于我,舉其貴者也。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
凡伯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
國而曰伐,此壹人而曰伐,何也?大天子之命也。
戎者衛也。
戎衛者,爲其伐天子之使,貶而戎之也。
楚丘,衛之邑也。
以歸,猶愈乎執也。
◇隱公八年。
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
不期而會曰遇。
遇者,志相得也。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
名宛,所以貶鄭伯,惡與地也。
庚寅,我入邴。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邴者,鄭伯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諸侯日卒,正也。
辛亥,宿男卒。
宿,微國也。
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
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諸侯之參盟于是始,故謹而日之也。
诰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子不及二伯。
八月,葬蔡宣公。
月葬,故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來。
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螟。
冬,十有二月,無侅卒。
無侅之名,未有聞焉。
或曰,隱不爵大夫也。
或說曰,故貶之也。
◇隱公九年。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南,氏姓也。
季,字也。
聘,問也。
聘諸侯,非正也。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
震,雷也。
電,霆也。
庚辰,大雨雪。
志疏數也。
八日之間再有大變,陰陽錯行,故謹而日之也。
雨月,志正也。
俠卒。
俠者,所俠也。
弗大夫者,隱不爵大夫也。
隱之不爵大夫何也?曰不成爲君也。
夏,城郎。
秋,七月。
無事焉,何以書?不遺時也。
冬,公會齊侯于防。
會者,外爲焉爾。
◇隱公十年。
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
夏,翚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棺。
內不言戰,舉其大者也。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乘敗人而深爲利、取二邑,故謹而日之也。
秋,宋人、衛人入鄭。
宋人、蔡人、衛人伐載。
鄭伯伐取之,不正其因人之力而易取之。
故其事也。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入者,內弗受也。
日入,惡入者也。
郕,國也。
◇隱公十壹年。
十有壹年春,滕侯、薛侯來朝。
天子無事,諸侯相朝,正也。
考禮修德,所以尊天子也。
諸侯來朝時正也,特言同時也,累數皆至也。
夏,五月,公會鄭伯于時來。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冬,十有壹月壬辰,公薨。
公薨不地,故也。
隱之,不忍地也。
其不言葬何也?君弑,賊不討,不書葬,以罪下也。
隱十年無正,隱不自正也。
元年有正,所以正隱也。
引用:http://www.confucianism.com.cn/detail.asp?id=226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